也曾想過有可以傾訴的對象,存在於風中、四周,無所不在。

總是有煙霧落在眼前,特別是獨處的時候,在屋內,陳舊電器聲響會引領對話。
啊!該如何談論所處的世代,居住所在?

會開始在前中年期、後青春期交界處,威尼斯小島(它也逐漸在沈沒,我的興趣消失)相同彈丸之地,不是香江沒有淡水。google「威尼斯」與「台灣」出現的是一則關於台灣影片參展的訊息,看過這個影片,租來的DVD,忘了故事脈絡,唯一有個感覺,可能是尋找的、關於尋找的影像?


總是說到不是原本想說,四處牽引,還好你總是在的。如同跑完馬拉松之後冰得透透的啤酒、好不容易找到的二手唱片、鄰家小貓的消息……」等小確幸(微小但確實的幸福)的絕妙滋味,有所傾訴宣洩?

大春教我幾個字,駱胖建構旅館,惠菁沒有小說,不過散文的結構讓我訝異研究歷史是不是都很需要邏輯。賴明珠回頭翻譯春上的小說,七龍珠會再新的版本嗎?據說鳥山明的版稅足夠建立一個王國,那井上雄彥呢?夠了、讓他重返歷史。如果他讀的懂中文,楊過和令狐沖誰會比較憂鬱?還是喜歡SLAM DOWN,會直到今年冬天學會游泳,用滑手忘記挑籃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ar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